24岁女大学生嫁74岁老中医,婚后生下儿子遭全网质疑,如今怎样?
2019年10月21日,小涵泽出生了。这是山东女子韩士兰与丈夫李义的儿子,随着一声啼哭,两个人都有些情不自禁的流泪。自以为是熬出了头,可哪知事实正相反。因为她24岁,大学毕业前途一片光明,因为他74岁,是驻扎在村里的老中医,身份如此悬殊,怎么会结为夫妻?网友不解随之反问,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。随着其孩子的出生舆论更甚,这样不负责任的生育是不公平的,奈何人各有志,他们如今的生活可谓是备受关注……韩士兰的内心缺陷1996年,韩士兰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郊区的一个穷苦的农村家庭。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,家里共有五个孩子,她排行老大。因为父母很忙,排行老大的韩士兰自然担起来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。在这种艰辛的生活中学习成为了它唯一的光。于是在她凭借着自己的毅力每天都能很好的吸收老师讲的内容。在村里的小学,她总是能在考试中拿到第一的成绩。进入镇上的初中后,她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,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。老师们都说她是个懂事又争气的孩子。优异的成绩背后,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她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坐在一块田野的大树下。她这里好像是她的灵感之地,她总是幻想许多美好的未来。韩士兰想早早的结婚,嫁给一个真正爱他的男人。然后组成一个新的家,住在一个繁华的房子里。这一切都被她想象的很好,她也带着这份目标一直勇往直前。直到2013年,正在读高二的韩士兰突然查出患有严重的肾病综合症。这个消息打断了她对未来美好的幻想,她想想过很多结果,但是这个却在意料之外。而韩士兰的父母看着眼前的孩子,心中五味杂陈。医生说治疗需要几十万元,这个数字对于一个年收入不足两万的农村家庭来说,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。面对巨额医药费,父母也只能拿出五千块钱。想要给孩子治病的心肯定是有的,可是这个钱却堵住了这个想法。父母忍痛说要不咱们还是算了吧,这就是命就算是有钱治那也不一定就能恢复好。而韩士兰也明白自己家的情况,三思后便也妥协了。刚回到家没两天,亲戚邻居们就来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。有个远方的邻居说他们村有一个老中医,看病相当厉害。那个老中医在我们村可是有名的,他行医四十多年。这位医生不仅收取较低的诊疗费用。特别是对肾病这块儿,有这相当高超的医术。就医擦除爱情火花当韩士兰的父母听了神医的存在第二天一早。韩父就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带着女儿,赶到了邻村李义的诊所。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的诊室。墙上挂满了各种医学证书和锦旗,角落里摆着几个装满中药材的木柜。李义医生今年74岁,但精神矍铄,目光炯炯有神。当听完韩父描述女儿的病情后,老人家陷入了短暂的沉思。这个病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,确实是有点困难。但是没关系,通过吃药和针灸能好。让韩家人没想到的是,李义不仅答应为韩士兰治病,还主动提出可以先治疗后付费。李义说:看到年轻人受病痛折磨,我这个老人家心里也难受。李义仔细为她把脉问诊,开出了第一副药方。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调理身体需要耐心。我会根据你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。他那沉稳的语气和专业的态度,让韩士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。神医的背景李义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中医世家,从小耳濡目染中医文化。他的祖父是清末民初远近闻名的中医大夫,父亲则继承家业,在当地行医数十载。李义自幼跟随父亲学习中医,每天清晨要背诵《黄帝内经》《伤寒论》等医学经典.午后随父亲出诊,观察把脉开方,积累临床经验。十八岁那年,他已经能够独立诊治一些常见病症。李义始终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作风。他的诊所设在自家的老屋里,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研读医书,整理医案。他特别注重对疑难杂症的研究,经常深夜仍伏案思考病案,研究治疗方案。多年来,他积累了大量珍贵的临床经验,尤其在治疗肾病、风湿等疾病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见解。李义行医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医德。他从不因病人的贫富而区别对待,经常给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。村里人都知道,只要是真有困难的,找李医生看病从来不用发愁。晚年的李义依然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旺盛的钻研精神。韩士兰的病情逐渐见好在李义的精心治疗下,韩士兰的病情开始逐渐好转。每隔两三天,不管刮风下雨,李义都会骑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来到韩家,为韩士兰诊脉开方。每次来访,他都会从布袋里掏出一些水果或是自家种的蔬菜,有时还会带来自己腌制的咸菜。他属实说是真的非常心疼那个孩子。也就有个十几岁就得这种病了,而且生活环境还这么恶劣。在中药的调理下,韩士兰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。李义不仅关心她的病情,还经常给她讲一些中医药的知识,介绍各种药材的功效。看到韩士兰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,李义欣慰地说:"这孩子悟性很好,对中医有天赋。"2014年,康复后的韩士兰重返校园。为了不影响学习,李义特意调整了她的用药方案,改成容易携带的中药颗粒。每次放学回家,韩士兰都会抽时间到李义诊所,一边帮忙整理药材,一边请教医学知识。渐渐地,她对中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,并暗暗下定决心要考取中医药大学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2015年,韩士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中医药大学。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,她第一时间跑到李义诊所报喜。看着这个曾经病重的女孩如今充满朝气地站在自己面前,李义欣慰地笑了。他从书架上取出一本自己多年整理的医案笔记送给韩士兰。韩士兰从来没有感受到过这种被鼓励的感觉。更没有感受到过被人支持被人尊重的感觉,这种感觉相当奇妙。这也让她在心中对李义魂牵梦绕了好久。发现爱上比自己大50岁的男人在韩士兰的求学生涯中,李义的身影始终萦绕在她心头。那段治病时期的点点滴滴,李义那些耐心的教导,都被韩士兰深深的记得。每当夜深人静,她总会不自觉地想起那个为她付出很多的老人。她对这种感觉非常的生疏,这种感觉就是对其他人都没有的。她每次在学校里有一点成就她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跟李义分享。想要看到李义对她的认可和鼓励。总希望能够能快一点放假,能够快一点见到这个她心心念念的人。不知不觉的她发现这种感觉不是亲情,而是爱情。她这是爱上了那个比自己大50岁的男人。这个结果其实令她也有一些意外,可是这就是事实。她能够骗过所有人,但是她骗不过自己的内心。她开始渐渐的给李义些信,有的时候一天一封,有的时候一天好几封。这也让李义察觉出来韩士兰的异样。他在信中能感受到韩士兰的心意,可是韩士兰比自己小50岁。自己的孩子都比她大,说什么他也不肯接受的。可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韩士兰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第一时间奔向李义家。李义也没有拖拉而是跟韩士兰说清楚。自己都快比她爷爷的岁数还要大了,而且自己以后的日子也所剩无几。而你还有大把的青春,还有很多美好的未来,我们根本就不合适。可是韩士兰非常明确自己的心意,她根本就不在意这些。爱情本来就是自由的,不应该被世俗多定义。自己就算是妥协了,可是自己骗不了心。韩士兰的坚持让李义开始动摇。他回想起自己孤独的晚年,内心不禁有了波澜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李义终于接受了韩士兰的心意。他对韩士兰说:"如果你真的不介意我的年纪,愿意和一个老头子在一起,我会好好珍惜这份情感。"韩士兰非常高兴,她喜欢跟李义呆在一起,可是一次两次的别人看不出什么。可是时间久了很多村里的人就会对两人指指点点。一个半大的姑娘老是往一个孤家寡人的老头子家跑什么啊。这像个什么样子,这种话一传再传慢慢的就传到了韩士兰父母的耳朵里。而韩士兰的父母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做这么丢人的事情。韩士兰的父母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回来了。气愤不已的冲到李义家把自己的女儿带来回来。回家就是对着韩士兰一顿男女混合双打。韩士兰一气之下就全都告诉了自己的父母,说自己就是喜欢李义。年龄不是束缚,爱情也不应该被年龄所束缚。可是父母根本就不停她的一面之词,而是将她软禁了家中。而韩士兰为了能再见到李义,拒绝吃饭硬生生的把自己饿晕。而当她在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在自己的床上躺着。而这次尝试失败之后,她整日痛哭,而父母每日也都需要工作。看着她这样作贱自己,于是决定放手,不再去管。父母这关算是过了,可是村里面的流言蜚语还是一直不断。有人说韩士兰是贪图李义的财产,有人说李义是在占小姑娘的便宜。一些原本尊敬李义的病人也开始对他避而远之,诊所的生意一度萧条。韩士兰在村里行走时,常常能听到背后的指指点点,这让她倍感压力。年龄差距带来的现实困扰也日益凸显。李义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,有时连续诊治几个病人后就会感到疲惫不堪。韩士兰不得不在学业和照顾李义之间频繁奔波,常常顾此失彼。面对重重阻力,韩士兰和李义却愈发坚定了在一起的决心。为了消除村民的误解,韩士兰和李义决定更加积极地参与村里的公益活动。他们组织了义诊活动,为村民免费看病;韩士兰利用所学,为村里的老人开设健康讲座。李义则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中医经验整理成册,免费发放给有需要的村民。渐渐地,村里人开始理解并支持这对"忘年恋"。婚后的幸福生活在经历了重重波折后,韩士兰和李义终于在2018年的春天低调完婚。婚后第二年,他们迎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——韩士兰怀孕了。虽然因为年龄差距,这个消息让很多人担心,但在精心的保养和照顾下,韩士兰顺利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。这个孩子的出生虽然也遭受了颇多质疑,但是韩士兰和李义却觉得这个孩子是他们最好的礼物。婚姻还是两个的事情,就算外界的声音再多,那关起门来也还是两个人一起生活。日后李义每天都会出诊,而韩士兰则在家照顾孩子。虽然没有得到外界人们的祝福,可是一家人也依旧这样幸福的生活着。[免责声明]文章的时间、过程、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,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,请观众勿对号入座,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。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,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,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。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、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作者,我们将予以删除。参考资料:澎湃新闻《潍坊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……》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